《2020酸菜鱼报告》出炉,商户数同比增长35%!
2021-05-02
今年下半年以来,餐饮行业实现“V型反转”,加强数字化、加码新零售成为了行业的热议话题和共同选择。线上、线下双渠道打通,“餐饮”+“零售”+“互联网+”成为行业发展新方向。
根据饿了么数据,在今年10月,酸菜鱼品类实现商户数同比新增35%,订单量与营业额也屡创新高。做为当下的爆款品类,这些数字增长的背后,是酸菜鱼品类全产业链对新零售的不断探索和创新。
本地生活大学推出「走出“大正餐”:酸菜鱼加码新零售,开启品类新增长」专题报告,以酸菜鱼细分品类为切口,从供应链、近场远场配送以及销售渠道创新三方面,为你梳理餐饮新零售背后的故事。
1.餐饮新零售的首要改革在供应链
何为餐饮新零售?在本报告中首次给出明确定义——实现餐饮新零售,需要囊括3大方向,即供应链生产的工业标准化、物流配送近场远场全覆盖、门店线上线下的一体化。
根据餐饮行业统计数据,2019年中国餐饮市场规模达到4.8万亿,而同年GDP中与食品相关的市场规模接近15.8万亿元。餐饮与新零售的结合,有机会为餐饮行业实现这两个数字之间的跳跃。
既然是餐饮与新零售的结合,首先必然少不了供应链的帮助。在对报告内容的准备中,我们特意采访了信良记,一家为百余餐饮企业供应小龙虾、巴沙鱼片、酸菜料包、火锅底料等半成品,从去年开始扩展C端渠道,全面加码新零售的供应链品牌。
借风直播,短短一年,信良记就完成了5分钟卖出2000万元的销售业绩,要知道,在向C端转型之前,这个成绩仅凭B端订单也是很难达到的。
在采访中,信良记管理团队表示,供应链向新零售转型,实际上需要对整个供应链进行重塑。以酸菜鱼品类为例,在过去,从食品研发到上市至少需要半年时间,而现在这一时间被缩短至3个月。
“实现C端转型,一定要具备“柔性供应链”的能力。食材加工、制作、包装、运输的全过程,实现模块化分工和工业化可复制标准,缩短从研发到上市的时间流程。同时也需升级冷链运输和包装锁鲜技术,保证食材新鲜与降低风味流失,才能提升消费者的好感。”信良记管理团队说。
2.实现近场、远场配送结合
在传统印象中,酸菜鱼并不是一个适合外卖的品类,无论在客单价、配送、口味留存度上都很难与堂食划上等号。
在对酸菜鱼品牌「百岁我家酸菜鱼」的采访中,管理团队却给出了不一样的答复。近年来,百岁我家酸菜鱼不断加重线上外卖占比,营收占比从不到10%,逐步提升到30%左右。
为了贴合外卖到家的消费场景,百岁我家酸菜鱼在外卖场景中特意推出了适合一人食的单人套餐,把客单价从堂食的90元,降低到30元,极大的增加了单人消费者对酸菜鱼的购买比例。
另外,为了减少酸菜鱼外卖的口味流失,百岁我家选用提前腌制好的黑鱼用作外卖销售,不仅提升了出餐效率,还保证了口味。
而对于酸菜、调味料等,全面使用供应链生产的标准化产品,并且依据数字化体系,实现线上线下的数据通、库存通与会员通,这不仅保证了外卖口味上与堂食接近,同时更是依靠近场-远场-堂食三维一体的消费体系,扩大了传统酸菜鱼品类的消费半径。
在传统以堂食为主的“大正餐”品类中,这一点表现也尤为明显。根据饿了么数据,以酸菜鱼、火锅、小龙虾为代表的品类,上新商户平均增长量达43%,订单平均增长量接近40%。
3.迈出堂食涌向更多创新渠道
目前酸菜鱼已成为当之无愧的爆款品类,消费遍布全国。根据饿了么的统计数据,广东省及江浙沪地区酸菜鱼消费订单量领先全国,其中仅10月广东省酸菜鱼订单量便突破百万。
而在消费者分布方面,女性与年轻群体是酸菜鱼的拥趸。在10月份,全国有超过130万名女性下单了酸菜鱼外卖。30岁以下消费者占据总体消费者的70%,有近170万名消费者在下单消费酸菜鱼。
在对品牌的采访中,我们也了解到很多酸菜鱼品牌为了促活更多的新生消费者,都在不断尝试改革创新,迈出传统的堂食场景。
根据对酸菜鱼品牌「太二」的观察,不仅在疫情后积极上线外卖,也加速了堂食门店的扩张步伐。更是凭借“超过4人不接待”、“酸菜比鱼好吃”的创新品牌概念,成为了消费者心中酸菜鱼的网红品牌。
太二酸菜鱼也积极加码新零售,组成了“外卖+堂食+半成品+IP衍生品”的矩阵,结合太二品牌力、营销力和洞察力,不仅用鲜明的版画题材做为品牌装修风格,更是把该风格推向线下商场,展出各种营销话题快闪展厅。
同时在产品方面还推出了公仔、水杯等IP衍生品,更是把餐厅的热门爆款跨渠道上线天猫、小程序等平台,双向发挥品牌效能和口碑效能,积攒了大量人气。
小结
“餐饮”+“零售”+“互联网+”是餐饮行业未来实现持续增长的明确方向。餐饮品牌加码新零售,必须要实现供应链的标准化生产、近场远场配送的全覆盖、门店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三位一体,同时加乘品牌效应,扩充销售渠道和吸引新消费群体,才能实现赛道的下一个超越。